Scientific literature

scientific literature

不必谈“癌”色变,记住这五点,助力癌症患者活的更久、生存质量更高

无需对癌症产生恐慌,遵循以下五点建议,可有效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并提高生存质量:

在当今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,尽管癌症仍是人们心中的一大难题,但新一代靶向药物、创新免疫疗法、质子治疗及电场治疗等先进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,已为广大癌症患者开辟了新的生存之路。在此基础上,患者及其家属愈发关注如何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,提升生活质量,这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。

一、正确认知癌症,避免过度恐慌

在确诊癌症后,患者及其家庭往往会被巨大的恐惧和不安所笼罩。然而,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癌症都是致命的。对于一些恶性程度较低的癌症或早期确诊的患者,通过规范的治疗,存在实现“临床治愈”的可能性。

在评估癌症的治愈概率时,临床通常采用“5年生存率”作为参考指标。这一指标表示治疗5年后仍存活患者的百分比。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5年内肿瘤未复发,则通常可以认为该患者达到了“临床治愈”的状态。通常情况下,5年生存率越高,意味着这种癌症的治愈概率越大。

这五类癌症“临床治愈率”超过90%

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数据库(即“SEER数据库",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统计数据量最大,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的数据库之一)记录了超百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患病情况、发病率、死亡率等。


经过该数据库的详尽统计,我对临床上常见的32类癌症在总体和不同分期下的5年生存率进行了综合整理,旨在清晰展示各类癌症的预后情况。详细数据请参见下表。

image.png

上表显示,当前甲状腺癌乳头状亚型、滤泡亚型、前列腺癌、皮肤黑色素瘤、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等癌种的五年相对生存率均较高,分别达到了99.7%、98.5%、96.8%、93.7%、90.6%和90.2%。这充分表明,对于这几类癌症患者而言,只要能够及早诊断、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,其实现“临床治愈”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,预后情况也较为乐观。因此,广大民众无需过度恐慌,应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
二、早期规范诊断、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

治病的首要任务是“明确诊断”,对于高度突变的癌症而言更是如此,如果前期诊断错了,势必会影响后续的治疗。如果把“抗癌治疗”比作“行军打仗”,在排兵布阵前,必须要通过全面且细致的检查摸清敌情,检查得越详细,对病情了解越透彻,越有助于医生“量体裁衣”制定个体化、规范化的治疗方案,正所谓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”。肿瘤作为一种复杂性疾病,其诊断往往也比较复杂,临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:

临床初步诊断

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等内容,进行初步诊断。

病理诊断

通过穿刺/切除等手段,从肿瘤病灶中取出一小块组织,送到病理科,病理科的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,一旦发现癌细胞,即可诊断为癌症,这也是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

明确肿瘤分期、大小、数量

一旦确诊为癌症后,医生可能还会通过全面的影像学检查,判断肿瘤的分期(早期、中期或晚期)、肿瘤直径、肿瘤数量等。

癌症基因检测

有些患者还可能被医生建议做基因检测。因为癌症是由控制细胞生长及分裂方式的DNA变化所致,每个患者的癌症都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化组合。而癌症基因检测是识别这种独特DNA变化的检测方法,其主要作用如下:


在癌症检测过程中,务必确保检测的完整性以避免任何可能的遗漏。鉴于癌症患者的病理标本资源有限,一旦在初步的小panel检测中未能发现病变,或是在未来有新的靶点和靶向药物出现时,重新获取肿瘤组织样本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因此,通过基因检测,尤其是全基因测序的方法,我们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癌症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,从而为后续的治疗过程提供坚实的分子学依据。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,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科学和个性化的方案。

精确指导靶向药的应用:当前的靶向疗法,其有效性仅限于具备特定突变类型的癌细胞。基因检测作为一种精准手段,能够揭示癌症中的遗传变异,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,特别是在选择靶向药方面。例如,肺癌患者在接受基因检测后,若发现存在EGFR基因突变,便可选择针对该突变的靶向药物,如特罗凯、易瑞沙等,实现精准治疗,从而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靶向药物的应用都需事先进行基因检测。

三、与癌抗争,坚持科学规范治疗

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的复杂性疾病,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在遵循权威治疗指南[如中国临床肿瘤协会(CSCO)指南、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(NCCN指南)、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指南等]的基础上,根据患者年龄、病情、肿瘤分期、身体情况等诸多因素,“量身定制”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
为何要选择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?

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强调,肿瘤患者只有一次最佳治疗机会,若因误诊或误治致使病情进展至中晚期,即便投入更多资源,亦难以挽回,将极大降低治愈可能,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。因此,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权威肿瘤专科医院,并遵循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,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。权威的肿瘤专科医院通常具备以下优势:

一、具备强大的病理科,病理活检作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,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

二、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,能够迅速应对患者的各种突发状况,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。

三、与国际接轨,不断更新诊疗经验和技术信息,确保癌症诊治的先进性和准确性。

四、开展与国际同步的新药、新技术研究,为肿瘤患者拓展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机会。

中日美十佳肿瘤医院排行

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将国内、日本、美国肿瘤专科前十榜单整理出来,以供癌友们参考。

2021年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(肿瘤学)

image.png

▲数据来源:健康界,制表:全球肿瘤医生网

2021年日本Newsweek最佳医院排名

image.png

2022~2023美国US news癌症专科医院排行

image.png

▲全球肿瘤医生网整理编译

2022~2023美国US news儿童肿瘤医院排行

image.png

四、积极提升机体免疫力

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恶变的产物,其特点是不断增殖,并在体内转移。由于肿瘤抗原的存在,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,并由此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。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一般处于失衡状态,加之手术、放化疗等也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。因此,在临床治疗后,尽快调整免疫功能,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、转移,这也是肿瘤治疗的重中之重。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主要方法如下:

通过食物,补充营养素

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,所需要的营养物质(如能量、脂肪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碳水化合物等),可通过食物进行补充。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升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、提高对抗癌治疗的耐受度、改善整体健康状况。


某些特定的营养素,如维生素C/E、益生菌、微量元素、益生元、氨基酸等,不仅能提供能量和营养底物,还可刺激免疫细胞、维持肠道屏障功能、增强免疫应答能力,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结局。调节肠道菌群

肠道拥有庞大量级的神经元和百万亿的微生物群,编码超过300万个基因,并产生数千种代谢物,人体约70%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,因此肠道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。


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来说,调节肠道菌群、保持肠道健康,有助于增强目前抗癌药物的功效、提升机体免疫力、降低手术及放化疗的副作用(如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、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等)、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。

免疫调节剂

免疫调节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,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病毒、细菌、癌细胞等,常见包括胸腺肽、白细胞介素、干扰素等,其中,胸腺肽是临床最常用的免疫调节剂之一。


临床医生通常会在癌症患者放化疗之后,同时给予胸腺肽或干扰素,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。

过继性细胞调节

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通过采集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,经过体外培养扩增后,增强其靶向杀伤能力,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,从而杀灭组织或血液中的突变细胞、癌细胞或病原体,常用包括NK细胞、DC细胞、T细胞等。

1、自然杀伤细胞(NK细胞)

NK细胞属于人体第三类淋巴细胞,被誉为“天然免疫的核心细胞”。其主要有两方面的抗癌作用:


一方面,NK细胞会在全身血管内巡逻,时刻行使免疫监视功能,及时发现“异己”(如癌细胞等),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,扮演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细胞角色,激活T细胞的杀伤作用。


另一方面,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,直接杀死癌细胞,构建抗癌第一道防线。



2、树突细胞(DC细胞)

树突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,也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,其特点是刺激初始T细胞进行增殖,并促进T细胞富集;同时在体内充分激活T细胞,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清除。


3、T细胞

“细胞毒性T细胞(CTL)”,即“杀伤性T细胞”,是一种监控并在需要时杀死靶细胞的细胞,CTL细胞对携带抗原的靶细胞存在记忆功能,一旦发现此类靶细胞,即可刺激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,消灭癌细胞,常见包括CAR-T疗法、TILs疗法、TCR-T疗法等。


其中,CAR-T细胞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目前已有多款产品获批上市,主要针对多种血液肿瘤。同时近两年我们也迎来了TILs疗法、TCR-T疗法相继获批上市的好消息。

五、定期复查、避免癌细胞死灰复燃

癌症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后,仍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,定期进行复查。复查项目涵盖血液检测、影像学检查、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体格检查等,旨在确保医生全面掌握患者治疗后的整体状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的癌细胞。一般而言,患者在术后第一年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,第二年则每半年进行一次,此循环往复。具体复查时间和项目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。

小编寄语

癌症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变的疾病,其治疗过程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需要患者、家属与医生共同努力、携手应对。为实现最佳治疗效果,患者及其家属需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。首要之务,在于迅速而准确地确立诊断,并寻求权威医院与专业医生的协助,从而制定出科学、规范的治疗方案,避免盲目采取一刀切的治疗方式。

其次,当传统的手术、放疗与化疗等治疗方法完成后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综合运用食疗、免疫细胞治疗及肠道菌群调节等多种手段,旨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,巩固治疗效果,并降低复发的风险。

最后,治疗完成后,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复查,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。

在此过程中,“水到绝境是飞瀑,人到绝境是重生”的哲理同样适用。患者与家属应树立坚定的信心,积极面对治疗的挑战,坚持抗癌斗争,永不言弃。通过共同努力,我们期待每一位患者都能战胜病魔,重获健康与新生。

参考资料

[1]Zheng RS,et al.[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,2022].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.2024 Mar 23;46(3):221-231.Chinese.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2667005424000061#tbl0001

[2]https://sd.china.com/2022sdlh/lhsy/20002332/20220310/25570371.html

[3]https://seer.cancer.gov/statfacts/


<    BACK